
现今已经88岁的厉以宁是较早将西方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相结合的人,他在北大首登讲坛,率先为学生开设宏观和微观经济学课程。“他讲得极为通俗,学生们喜欢向他提问,有些还挺尖锐。”彭森回忆说。彭森在课堂上结识了林毅夫。由于当时两岸关系紧张,初到大陆的林毅夫身份仍是机密,系办的同志很神秘地向彭森说明情况,并嘱托他照顾林的学习和安全。
中国的变化无可比拟环球时报:您第一次和最近一次访华是什么时候?在您看来,中国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您如何看这些变化?克拉夫丘克:我第一次访华是1992年,当时我作为乌克兰独立后的首任总统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联合公报》。这是一份历史性文件,至今仍然有效,它是乌中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我最近一两年也去过中国。在这20多年里,中国的变化是无可比拟的。记得早前访问上海,那里还只有两三座摩天大楼,而最近去上海时看到曾经的沼泽和荒地上都已建起现代化的楼宇。时隔多年,中国已完全是又一个崭新的中国了。
克拉夫丘克:我很了解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和纲领。历史上他们曾希望将自己的这一套完全移植到中国,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结果却是令中国的发展陷入停滞。而当中国拒绝不切实际的外来经验,把相关理论与本国的历史、经验及实际情况相结合后,国家立即开始崛起。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来说非常重要,我支持这条路线。在去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先生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这一点。我在媒体上读到了他的讲话,内容很吸引我。我认为这仍然是中国需要进一步坚持的发展道路,将继续引领中国持续发展并对全球产生影响。
据了解,让澳大利亚与东帝汶之间的海上边界条约生效是莫里森此行的重头戏。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和东帝汶一直为帝汶海价值500亿美元的“巨日升”气田归属和开发权益问题争执不下。2018年3月,双方协商签署一项划定永久边界线的新条约。前不久,澳大利亚议会和东帝汶议会分别批准了这个边界条约。据当地媒体报道,按照该条约,澳大利亚在“巨日升”气田的权益划分方面将做出让步,从原本的各占一半改为东帝汶获得至少70%的收益。莫里森说:“这个条约是我们双边关系历史性和象征性的里程碑。它有利于商业,有利于政府,有利于两国人民。”不过,双方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存在分歧,比如天然气加工厂设在澳大利亚还是东帝汶。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30日称,一些东帝汶议员更希望接受中国的投资用于建设天然气加工厂。
若最终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用户押金债权的清偿将排在哪一位?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告诉《财经》记者,从法律性质上讲,押金主要是用来担保用户返还车辆、保证车辆完好的义务,是前述义务不履行时可能产生的赔偿责任的担保,它在性质上相当于一个特定的质押物,根据《物权法》原理,原则上是不转移所有权的。因此在严格的法律意义上,用户仍然是押金的所有人。
如何做?这里有个例子。假设你的投资组合价值10万美元并且你知道你不能忍受超过3万美元的损失。假设如果股票价值减少一半而债券将保留价值(这绝对是一个假设,没有任何保证),那就不要配置超过60%的股票资产。那样即使这60%的资产下跌一半,你也应该还好。